![]() ![]() ![]() ![]() ![]() ![]() ![]() ![]() ![]() ![]() 讲起「走塑」,很多人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究竟实行起来是否真的这样困难?吴瑞茵(Debbie)育有一对分别8岁与3岁的子女,她两年前意识到塑胶垃圾问题愈来愈严重,于是尝试仿效外国家庭奉行「走塑」生活。「首先是减少买樽装饮品,自己带水樽,亦随身带备食物盒,用来盛装麵包、蛋挞或外出吃饭时的剩菜。」有人会担心用胶盒盛载热食会释放毒素,但Debbie就没有太多顾虑,「我觉得麵包或剩食都不会太高温,所以不太担心。而我亦甚少买热食外卖,如有需要,我会选择标明可盛载高温食物的胶盒,另也有金属器皿。不过,就不会带玻璃盒出街,因为实在太重,丈夫未必愿意拿」。 身教子女少用胶近年市面推出不少可循环再用的环保食物袋,问这个「走塑」妈妈可有使用?她却说没有。「我觉得部分食物袋内有车边,易藏有食物,难以清洗。虽然亦有些食物布可把零食、麵包携带出外,但就未必适合小朋友用,因为一旦摺合得不好,食物会掉出来,所以始终用胶盒最安全、可靠。况且这些食物袋或布袋,价钱也不便宜,既然家中已有胶盒,就不花钱额外买了。」 相反环保饮管Debbie就有捧场。她购入了6支钢饮管,直身、弧形设计的都有,「始终冻饮有饮管较好,因冰粒浮在饮品表面,不方便饮用。我除了为丈夫、两个小孩各预备一支外,亦预留了两支供亲友使用。有弧度设计的,比较适合小朋友,毋须担心会打翻饮品」。至于善后工作,Debbie亦有一套心得。「用完后,我会先用清水吸啜几下,吸走管内残留的饮品,再用清水冲一冲表面,之后放在食物袋内,回家后再用特设的幼细刷头清洗,然后自然风乾。」 Debbie用了钢饮管年多,发现愈来愈多食肆愿意配合,「之前偶尔也会忘了走饮管,但现在习惯了,一定会记得。此外,有些餐厅在落单时,已标明可走饮管」。而她的「走塑」生活,也感染了长女日知,她说:「我会用食物盒装小食回学校,这样可减少塑胶废物,可以帮助改善海洋及环境。」 [Happy PaMa 教得乐 第224期] RELATED
|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在2010年的两会上透露,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出现了1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在2010年的两会上透露,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出现了1
(本报美里16日讯)迄今已超过118人报名出席明日在中华总商会举行的砂公共服务局面试华裔公务员暨说明
(本报古晋24日讯)118名无国籍儿童的申请受到重视!为确保砂拉越21岁以下,在马拉西亚出生但没有马